[ 世尊拈花示眾,
迦葉破顏微笑,
正法以此心傳……..]
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頂涅槃前為弟子說法,手拈蓮花一朵示眾,無言無說,只有摩訶迦葉發出會心微笑。世尊要諸比丘們依止摩訶迦葉,入大乘門,修行佛道。
[拈花微笑]是否訛傳並不重要,總是一則代代相傳的[美麗禪說故事]。
韓國法頂法師說的故事:
他非常用心和費心的養了兩盆蘭花,特地買了養蘭的書來看,用好的肥料,夏天怕它日曬而移到涼快的地方,冬天為了它將房內的暖氣調低。
早春蘭花開了花,淡雅的花香,清新如月的葉片,迎得客人的讚賞。
有次法師因外出訪客,途中突然天氣轉熱而陽光燦爛,他怕放室外的蘭花曬傷而慌張的折還住處,發現蘭花已曬傷奄奄一息,惋息不已。
此時,法師才領悟到執著的難受,而將蘭花轉送到訪友人,從此如釋重負。
曾經看過一篇故事:
一位禪師看見院子的梅花盛開,於是剪了一枝梅枝,要徒弟送給另一位好友禪師欣賞,並囑咐弟子小心護送。
小徒弟惟恐花朵或花苞散落,一路小心護送到禪師處,並跟禪師說:他一路小心護送花,花苞都沒掉落。
小徒弟回禪院,師父問他好友禪師有沒有交待什麼話?
徒弟說禪師笑而沒說,只是將梅枝插到桌上花瓶,並將梅枝抖落一桌面的落花。
同樣的[執著與放下的故事],同樣以花為例。
我
。拈花微笑。
但
只是
凡人
佛法深似海!
陶淵明的[飲酒詩]
結盧在人境
而無車馬喧
問君何能爾
心遠地自偏
採菊東籬下
悠然見南山
山氣日夕佳
飛鳥相與還
此還有真意
欲辨已忘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