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觀故宮《奧塞30週年美術展》,展覽當然不能拍照,所以就到[至善園]看藍天白雲。
(上次在歷史博物館的《莫內展》是複製品所以才有拍照)
這次家人同行,上兩次到[至善園]看錦鯉魚時,我弟家老大與老么還抱在手上的年齡,而今老大已要讀大四,老二要讀大三,老么要讀國一了。感覺時間不是一年ㄧ年過,而是十年十年的過。
涼亭2樓的屏風與設置
2017/07/15參觀故宮《奧塞30週年美術展》
展覽分為五區:
1.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
2.學院派與寫實主義
3.印象派與自然主義
4.象徵主義與折衷主義
5.二十世紀珼代藝術之起源
上次《莫內展》買了2個杯子紀念品。
這次買1個杯子及1個小錢包(1面是米勒的拾穗,1面是牧羊女)。
米勒的《拾穗》-直是我喜愛的画,牧羊女也很喜愛。
米勒的《牧羊女》
米勒的《拾穗》
米勒拾穗畫作,故事背景源於舊約聖經[路得記]-拾穗(2:1-23)
米勒拾穗除了描繪3名農婦在金黃色麥田撿拾麥穗情景外,其金黃陽光、彎腰等細節,另外呈現「英雄史詩般的崇高意境」。
[路得記]-路得與波阿斯的記載。
[路得記]分幾章節~喪親、返鄉、拾穗、夜訪、買贖、得子、家譜。
路得是土師時期以色列最偉大君王大衛的曾祖母,路得在公公以利米勒及丈夫死亡後,婆婆告訴她可以回娘家再改嫁,路得仍堅持與婆婆拿俄米回到伯利恆。
回到伯利恆的路得在公公的族人地主波阿斯田裏撿掉落的麥穗,以供養她的婆婆拿俄米(貧苦人撿拾收割後遺留穗粒以求溫飽)。
波阿斯知道路得是個賢德的人,告訴路得不要到其他田裡拾麥穗免於被欺辱,並吩咐僕人抽些麥穗讓路得拾取,且拿食物給路得吃,讓她可以與僕人共飲用水。
路得後再嫁族人波阿斯,生子俄備得;俄備得生耶西;耶西生大衛。
今天看到除了上述米勒的畫,還有幾幅莫內的畫《維特伊雪景》,梵谷的《午睡》,雷諾瓦的《彈鋼琴的少女》,塞尚的畫,高更的畫……
梵谷的《午睡》
PS. [路得記]研讀本
(新標點和合本)~聖經公會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