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 


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音無改鬢毛衰。
兒童相見不相識,笑問客從何處來。

離別家鄉歲月多,近來人事半消磨。
惟有門前鏡湖水,春風不改舊時波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【回書】~賀知章






 



 


走離基山街(老街)及豎崎路這兩條觀光熱門景點的街道,九份還是很安靜的同學說她認不出回家的路,認不出老家同學家在烏勢巷,離基山街近,很多老房子大都併屋或重建或改建成民宿,是改變最多的區塊


我近幾年走過幾次烏勢巷與崙頂路,新的記憶已覆蓋過舊的記憶了,舊路與舊房子的記憶,慢慢的變成不復存在


同學說,她不能再回頭看,否則記憶會消失,她就無法畫出自己印象中的家,印象中的九份


我了解,真的了解,因為我的舊記憶,一部份已經被覆蓋了!


 




 


今年回去兩次,徘徊在頌德里的[石崁巷][石碑巷]老家上層表弟借去當車庫,作了鐵拉門後,幾年了,就是過門而不入,再也沒進去過


以前幾次自己回去,甚至是走到頌德公園就轉回頭。因為不想麻煩表弟家開門,又如果過門而不入,總覺得自己將變成陌生人,和觀光遊客一般,自己會跟自己過不去的。


 一直以為老家的大榕樹還在,這趟回去的照片仔細看,後尾的大榕樹應該在隔壁的外來人建屋時就被砍了,之前照片中看到的榕樹,是廚房下面的小榕樹群長高的。


那榕樹是媽媽小時候就有,當然也是我小時候就有。知道榕樹不見了真的很鬱悶,彷彿屬於自己的過去又少了一塊似的。


 





 


從基山街觀海處旁的階梯,順著昇平戲院的後方、天空之城的旁邊,直下到汽車路前,再轉上走入石碑巷。後面這段路是自己以前讀高中時上學的路。


在大圳溝旁有爸爸的老家,伯父活著時賣掉了舉家搬到基隆。這幾年房子維持原來的樣貌,沒太大改變。


 




 





 



 



 



 



 



 




 


也許是以前太常走這段路,所以常年來夢中總出現這區塊,夢見大圳溝大水患難阻斷回家的路。大圳溝在橋面以上分成兩條在大竿林的福住里的兩邊。


五番坑口前的觀海休憩平台處,是姨婆的老家,姨婆家搬住三重。姨婆很疼我,但姨婆死時我沒去祭拜,那屬於我自己的混沌年代。


 




 








 



 



 



 





九份以前有九個里,頌德里區塊大,我家那鄰當時有15戶左右,現在雖少些,但起碼還維持住原地有人住。下個鄰石崁巷往下七番坑處,3月回去時發現整排房子都不見了,記得第一間以前設宮代辦事的,第二間姓廖,第三間有個我小時候專抓賣狸的,隔個階梯還有3,最後1戶是個同年的同學家。









有一年自己在非假日的午後回去,一樣的到處迴旋徘徊,走累了就坐車回轉下台北。


沒有理由,沒有目的,沒有方向………………


 



 



 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